新医改催生药业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实现惊人一跳

发布时间: 2013-08-23 来源:

  如同热力四射的宏观经济,在4月24日~26日举行的第63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记者又看到了一片繁华和热闹,“黄金十年”使得更多的人对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正蓄势待发??未来黄金十年,中国医药将实现惊人一跳。2010年将是我国医药工业的整合年,升级年,也将是丰收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作为投资人,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水龙称,医药行业是当之无愧的优势行业,它的每个子行业都是“金矿”,“值得开采”。

  行业整体向好

  全国药交会主办者国药励展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6.5万平方米,展位超过3000个,特装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除中国医药集团、哈药集团、华药集团、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三九医药、新上药、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等蜚声业界的中外企业齐齐亮相外,行业里的一些后起之秀也纷纷参展。截至开幕当日中午,展会到场观众达67494人次。

  全国药品交易会被誉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药交会的繁荣兴盛,显示出我国医药行业涌动着不可抑制的生机和活力。

  于明德表示,尽管2009年我国经济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化学原料药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医药工业仍然呈现出整体良好发展势头??医药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出口交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三个“1”刷新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历史记录。

  不仅如此,我国医药工业集中度也得到提高。来自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合计2286.36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24.89%,比2008年提高2.8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34亿元,占全部利润总额的29.28%,比2008年提高0.88个百分点。此外,医药保健品出口复苏,单月出口创新高。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全民医保、政府对卫生领域加大投入、经济高速发展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以及庞大的老龄化人群,是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复苏和持续向好的根本原因。IMS预测,中国将在2011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2013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国药控股运营部高级顾问干荣富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新医改是行业“爆发”的催化剂。

  漳州展团中的乐尔康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销售亿元左右的小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郑子龙表示,新医改直接推动了企业产品销售。由于有8个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且福建实行“两票制”,企业营销成本大为降低,较之2008年,2009年乐尔康药业销售业绩增长了30%。“2010年仅这8个基本药物品种,就可以为企业再增加四五千万元的销售业绩。”郑子龙称。

  “新医改使得整个医药市场扩容,对企业产品销售起到正向拉动作用。”在特装展位,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金学才表示,2009年尖峰药业产品销售业绩大约增加了20%,而利润则增长了30%。

  或许正是因为医药行业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下的“避风港”,尽管整个行业正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但2009年企业数量不减反增。资料显示,2009年整个医药产业列入国家统计局正规统计的企业有7346家,较之以前增加了13%。“比如说,化学原料药领域增加了103个新工厂,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增长得更多。”相关人士说。

  企业顺势而为

  于明德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形势尚好,但隐忧犹存。尤其是新医改的很多政策指向尚不完全明朗。以省级招标采购为例,地方保护主义和唯低价是取情况仍十分严重。在本次药交会上,不少企业对此叫苦不迭。

  一位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在省级招标过程中,不少地方都设置了限制外地企业进入的条件。如中原某省要求参加招投标企业提供当地检察部门提供的企业没有行贿的证明;华东某省则要求企业有药监部门出具的没有经营假药的证明;而沿海某省在所谓大型企业认定中,要求企业提供下属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的证明。此前,某地招标还要求企业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以及GMP证书等这类可以在网上查询的资质材料原件。为了不丢失原件,企业只好派专人坐飞机送原件。

  此外,唯低价是取也令品牌企业望市场而兴叹。今辰药业市场部杨昌顺告诉记者,今辰药业主要生产常用药,其产品主要通过商业渠道销往基层医疗机构和诊所、药店,产品质优价廉的特点与国家医改“低水平、广覆盖”方向非常吻合,但在部分省级招标集中采购中(尤其是基本药物采购中),由于地方政府过份压价,企业不得不退出一些省市。此外,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省一级机构中标后还有各市、区进一步遴选和压价,企业面临强大公关压力。(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