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品:适可而止

发布时间: 2013-04-27 来源:

    油炸食品的主要危害
    我国许多地区长期以来有食用油条、油饼的习惯,而炸薯片薯条等“舶来”食品近些年也在中国颇有市场。卫生部前不久曾发布公告,建议老百姓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大多数人都知道油炸食品有危害,到底有哪些危害?
     一是含丙烯酰胺。不少研究表明,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有关专家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减少因摄入致癌物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那么,丙烯酰胺到底为何物?它的危害体现在哪些地方?丙烯酰胺(简称丙毒)是一种白色固体状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一般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据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而在最新的动物实验中,丙烯酰胺导致的最为严重的毒性作用是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将其列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到目前为止,中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都还未设定有关人体摄入丙烯酰胺的安全限量。
    二是脂肪含量多。由于油炸食品脂肪含量多,又不易消化,所以常吃油炸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饱食后出现胸口饱胀,有的人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常吃油炸食品无形中使脂肪的摄入量增多,能量摄入超标,不但容易发胖,更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血管病患者更为不利。常吃油炸食品的人,由于缺乏维生素和水分,容易上火、便秘等。
    三是用油安全隐患多。油炸食品使用的油,安全大多得不到保障。首先,近年来卫生部门发现有少数街头摊贩、加工作坊,违法使用地沟油来炸制食品;其次,由于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发硬,里面却没有熟透,不能有效地杀灭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此外,加工油炸食品的摊贩和作坊,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会反复使用加工油炸食品的食用油,而油脂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有科研人员曾用高温加热过的油脂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动物出现生长停滞、肝脏肿大等情况,这是因为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等毒性较强。
    四是破坏食品中的营养。食物经高温油炸,其中的各种营养素会被破坏,高温使蛋白质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分解,进而失水,相互聚合,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胶状聚合物,难以被人体消脂吸收。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 
     油炸食品能吃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有关专家曾指出,油炸食品能不能吃与能不能吸烟是一个道理。香烟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许多临床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所以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政府提倡戒烟。油炸食品也是一样,建议人们少摄入这类食品,并不等于这类食品就不能吃了。
    另外,人体内有多种免疫手段在发挥功能,不仅防癌也防其他疾病。而且人每天饮食虽然会摄入一些致癌物,但是更多的是摄入营养物和抑癌食物。对于油炸类食品,只要不是经常吃,人体是能够接受的。
    正确对待油炸食品
    医院营养科的有关人士指出,膳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就是健康饮食。而膳食合理的关键就是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任何食物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吃多了,自然会带来负面影响。“没有不合理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就像油炸食品,它有酥脆可口、香味浓郁的特点,但如果我们每天吃,不仅会腻,而且疾病也会找上门来。不过,如果我们控制好食量,则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也不会错过美味。可见,我们需要在口味和健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于有些人产生的恐慌情绪,有关专家认为不必如此,更不必与油炸食品势不两立,“少吃含有致癌物的食品应成为人们的选择,但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得癌症是两回事”,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对油炸食品有正确的认识,食用适可而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