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2016年6月承接了国家监督抽查中的饮用纯净水检验。本次检验饮用纯净水共205个样品,不合格样品数量为38个,占总比例18.5%,不合格项目集中出现在微生物指标,其中大肠菌群不合格共28个,占总比例13.7%,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共13个,占总比例6.3%。本次纯净水抽检任务是在包装饮用水标准变更后进行的首次国家监督抽检,由于新的国家标准省略了原有的菌落总数指标,初步预计合格率会很高,但结果却很不乐观。初步分析原因,跟部分企业盲目认为技术标准降低而忽视管理有关。
新国标将原标准中规定的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删除,是由于缺少他们在饮用水中传播疾病的证据和科学依据,国际上也没有相关要求。新国标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增加了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指标,同时要求执行的二级采样方案,虽然增加了检验成本,却是遵照了统计学的原理,将微生物的危害性、食品特征和处理条件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微生物危害的科学方法,是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推荐并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微生物检验规范。
通过本次饮用纯净水抽检,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都应引起重视,为进一步提高饮用纯净水产品质量作好准备。